民族風情濃郁的貴州鎮遠古城


2009/01/02我們早上由雷山縣城出發,順路參訪郎德上寨、南花苗


寨,到達凱里時已經是中午時分,本想放慢腳步在凱里市區參訪,


但是凱里陰雨綿綿氣溫又低,估計到鎮遠古城只要三小時的車程,所


以我們又匆匆忙忙搭車前往鎮遠,到達鎮遠古城時應該還有時間可以


參觀青龍洞,但是遺憾的事與願違,車輛竟然在中途沒有燃料油,


(大陸的公交車好像油量表是不管用的),車子停在偏僻的山區等待救


援耽誤了我們的行程,只能欣賞古城的夜色了。




鎮遠古城是歷代許多名人(如王陽明、張三豐、林則徐、鄒一桂、何


昭基、李烈軍、馮玉祥等),遊歷鎮遠都有留下墨蹟、詩篇,吳敬梓


在儒林外史盛讚鎮雹災歌舞地



 


 




凱里市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東抵台江縣,西抵福泉市,


西南抵麻江縣,南抵丹寨縣,東南抵雷山縣,北抵黃平縣,東距台


江縣城54公里,西距省城貴陽市197公里,距都勻市80公里;南


距雷山縣城45公里,丹寨縣城70公里;北距黃平縣城80公里


鎮遠縣城152公里


 




鎮遠水路通達,地理位置險要,是中原連接南方的重要交通孔道,


因而成為古代中央集權向南方擴疆施政的軍事塞大軍營。鎮遠水、


陸交通兩暢,又有屯兵保障,逐步形成大商埠和物資集散地


 




往鎮遠的公路上天氣在O度以下.還飄著雪耶


 





凱里前往鎮遠的客運車子沒有燃料油,我們在前不著店後不著村的


山區,外面溫度又冷颼颼,等待救援時間實在難熬,只好拍拍高山


風景當作蒙難紀念吧






鎮遠自漢高祖時(西元前202)就設縣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


在二千多年來,這裡的漢、苗、侗族、布衣族等各族人民,在社會


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都保持各自傳統特色的同時,不論是在經濟、


文化或風情、習俗等方面相互融合,因此有滇楚鎖鑰、湘黔咽喉、


黔東重鎮、苗鄉古城之稱的美譽,成為結合了多民族傳統文化的歷


史文化名城。





鎮遠古城所處地理位置優越,地形地貌獨特,加之行政建置和經濟


開發較早,在2000多年的悠悠歲月中,苗、侗、漢等各族人民共


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留存下許許多多的文物古跡,至今仍保


存有古建築、古城垣、古墓葬、古關隘、古驛道、古橋梁、古碼頭、


古巷道、古泉井、古民居就多達200多處






祝聖橋當地人稱老大橋,據說修這座橋的時候,橋墩下腳就碰到


了難題:河底淤泥挖不到底。眾石匠苦苦思索,沒有良策,工程停


下多日。張三豐見了,卻哈哈大笑,說:基腳挖成這樣,已經行了,


只是差一樣東西墊在下面。張三豐找了個竹籃,去到街上買了一籃


豆腐,晚上來到橋基地方,往每個基腳坑裏撒了一些豆腐,口中還


念念有詞。第二天,眾人出工來到工地,往橋墩基坑一看,不禁大


吃一驚!橋墩基坑底是整塊的大青石,穩穩當當。就在青石上砌上了


橋墩,所以鎮遠人都說祝聖橋是張三豐用豆腐砌成的




明末清初鼎盛時,在鎮遠城內建立起以商賈為主體的會館就有兩湖


、江西、四川、福建、秦晉、兩粵等八大會館和萬壽宮戲樓、東嶽


廟戲樓、火神廟、戲樓、北極宮戲樓等12





鎮遠古城的青龍洞是貴州境內建築規模最大,構造最精巧,融儒、


釋、道三教為一體的古建築群落




龍洞在建築藝術的精湛上堪稱一絕。青龍洞是中國古建築洞窟群落


中離城最近而又最能保持山水園林本色的一處得天獨厚、引人入勝的


觀光遊覽勝地



 




 


青龍洞是貴州境內建築規模最大,構造最精巧,融佛教經殿、道教廟


堂、儒家書院為一體的古建築群落,整個古建築群包括七寺八閣九座


廟,6個古建築群、35個單體建築組成,它既有園林韻味,又具寺院


風格。舉目遠眺,宛如一組鬼斧神工的巨型浮雕,又像一幅淡抹素描


的水墨畫卷。





青龍洞的建築,是在懸崖上採用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築台等多種建

築工藝,使其呈現出洞中建摟、樓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揚先抑、底層


吊腳、閣樓懸空的獨特風格。這是一處不可多得的中原建築形制,與貴


州苗村侗寨吊腳樓等欄式建築巧妙結合的建築。也是專業建築師應該去


參訪學習的古鎮





寒冷的冬天鎮遠古城的夜晚冷冷清清,幾乎很難有遊客流連在


古城的道路.據說白天也只有稀稀疏疏觀光客




萬壽宮是青龍洞古建築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始建于西元 1734年,


建築在瀕臨舞陽河東側長45米 的石基坎上。由山門枋、戲樓、廂樓、


楊泗殿(供祀楊泗將軍)、客堂、 許真 君殿與文公祠等單體組成。北


連中元洞,南通青龍洞,上居紫陽洞,是一組從北往南延伸的高風


火牆四合院










紫陽書院亦稱紫陽洞,位於萬壽宮東側石崖上。北通中元禪院,南接


青龍洞,下至萬壽宮,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是為紀念大儒朱熹而造,


以傳播儒家思想為宗旨,也是黔東地區最早興辦教育和傳播文化的地






青龍洞的夜景實在夠美,個人欣賞美景的角度不同,各取所需


,看看這兩位同夥專注的拍攝,我拍夜景的技術是真有待學習。




鎮遠火車站是在古城的郊外,大陸的長途汽車是由個人承包制度,沿


途隨意拉客人是正常的事,我們搭乘往凱里的長途汽車,為了配合火


車上的三個乘客,在鎮遠火車站旁白等了50分鐘。







由鎮遠往凱里的公交車上山區,汽車是苗族部落為一的交通工具,


搭汽車到另一個部落對他們來說是很奢侈的生活。





 







凱里往鎮遠的公交車上,我們遇見穿大耳洞的婦人,這些婦人


從小穿耳洞,以耳洞越大越美麗為榮。耳洞隨著年齡的增長越


撐越大,據說這些婦女的耳洞輕輕鬆鬆的就能放進一個乒乓球,


但是現在民風已漸開,年輕的姑娘已經不在穿耳洞,年紀大的


婦女也外出也不戴耳環了。





苗族女人天性愛美,早期大耳洞的女人為了追求美麗,不惜付如此


出沉重的代價,看起真的叫人於心不忍,還好現在她們的後代已經


不再以大耳洞來作為美麗的象徵






這位苗族大娘年輕時也愛漂亮,穿戴巨大的耳環,要把耳洞拉大,


結果竟然把耳洞拉斷,真是得不償失,還好現代年青的苗女愛美觀


念已經改觀了,審美觀點已經不再以耳洞的大小為標準了。




鎮遠也生產棉花,用手工彈棉花做的棉被非常暖和,這種古老的行


業,早期台灣也有。難得又讓我在鎮遠市區發現在台灣早就已經消


失的行業





把棉花彈得像棉被形狀的棉花團,由兩人再用棉線在棉花團上,網


狀式的在兩端貼黏,使棉花團牢固,成為一條溫暖的棉被,一般都


是夫婦倆人你濃我濃的時刻。還有兩歲娃兒已經開始觀摩學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