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懸空寺是懸掛在北岳恆山金龍峽的半崖峭壁上,已經有1400


年的建築奇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我們七月十九日結束蒙古國戈壁沙漠13天的旅遊後.搭七月二十日的火


車.終於我們脫離了匈奴的後裔. 生活條件與我們差異甚大的野蠻蒙古國.



經過中蒙海關.回到中國的邊境城市二連號特.已經是二十一日的中午



 


 




我們隨即搭長途公交車到內蒙古交通重鎮集寧市,集寧是屬於內蒙自治


區烏蘭察布市市府所在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陰山山脈灰騰梁


南麓,距歸綏市120公里 ,距北京市336公里 。是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經


濟、文化中心,工業城市。有京包、集二鐵路連接中原地區,是大興安


嶺以西及漠北的必經之地,上圖為集寧火車站



 

 



 






我們抵達集寧是17:00 已經沒有開往大同的長途客運了.集寧不在我們規


劃的行程內.而集寧到大同還有二百餘公里.我們只好包了三部計程車趕


往大同住宿. 上圖是大同火車站前廣場



 



我們今天租了一部中型遊覽車. 預計前往大同市區的雲岡石窟及中國北岳


恒山及懸空寺等著名景點.由於大同市區許多路段都正在修築道路.所以耽


誤行程.市區的九龍壁華嚴寺就來不及參觀





中國大陸近年來對古蹟的維護,並促進觀光發展,到處都大興土木,而


雲岡石窟景區也正在大興土木,石窟前面庭園正在興建人工湖、花橋等


 





興建中的雲岡石窟前廊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 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


鑿於北魏(西元453年-494年間),



 




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西元5世紀至6


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群,也是


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里 ,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


45個,可惜禁止拍照,窟中菩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細膩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西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


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


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


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據說敦煌莫


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的佛像最大者達17公尺 ,最小者僅幾公分的形態,神采動人


,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


或懷抱琵琶




雲岡石窟開鑿造像工程上承秦、漢時期(西元前221年~西元220年),


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年代(西元581907年)浪漫主義


色彩之先河





據導遊介紹:雲岡石窟作品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因薄,具有渾濃、純樸


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于世,顯示出複雜多


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石窟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


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


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


泛應用,晚期石窟的窟室佈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


、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深入過程






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


社會百姓生活的寫照


 




我們對佛教藝術是尊重並沒有深入的研究. 所以走馬看花.匆忙又前往中


國五岳最高的北岳恒山. 穿過恒山隧道就是風景區.右下方的懸崖峭壁就是


懸空寺


 


 


 







恆山又稱北岳,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主峰海拔高達


2017公尺與東岳山東泰山 . 西岳華山群峰 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並稱為五岳


,揚名國內外。山西恒山是中國的五嶽中最高的一座,俗稱北嶽,



 


 


 




恆山據說有 108峰,東西綿延 150公里,橫跨山西、河北兩省,巍峨聳


峙,氣勢雄偉,由此景區收費入口,車輛開始山路崎嶇盤升約3公里 至


索道入口停車場



 



恒山景區門票80人民幣,纜車票上山35元下山25元,沿途的精華必須徒步登山才能體會,我們輕鬆徒步上山也只花了70分鐘




北岳恆山山脈屬於陰山山脈,橫跨塞外,東連太行,西跨雁門,南障


三晉,北瞰雲、代二州,東西綿延五百里,是海河支流桑幹河與滹沱


的分水嶺,有人封恒山為天下第一


 



 




恒山是以恆山廟.北岳廟為主廟,還有寢宮、 后士 夫人廟、紫微宮、


官亭、白虎觀、龍王廟、靈官府、關帝廟、文昌廟、奶奶廟、純陽


宮、碧霞宮等廟宇週是道教的建築


 





 




在恆山半腰的苦.甜二井是自然景觀中的奇跡,兩井相隔 一米 ,水質卻


截然不同。甜井水甜美清涼,被稱為甜井,另一井水卻苦澀難飲,現苦


井已封.甜水井深數尺,卻取之不間,可供萬人飲用、唐玄宗李隆基曾


賜匾甜井為龍泉觀





漢初年恆山就建有寺廟,飛石窟內的主廟,是始建於北魏,又經過唐、金、


元代重修,明、清時恆山已經寺廟群居,規模很大,人們稱之為三寺四祠


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歷來有恆山18景之說,可惜後來遭到破壞,所


剩不多





恆山以道教聞名,據說茅山道的祖師大 茅真 君茅盈曾於漢時入山隱居修煉


數載,八仙的之一的張果老亦曾修道於此,古有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


仙橋、九天宮十餘處,古往今來以奇險吸引著遊人墨客





 




據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來到恆山看到這裡山勢險峻,峰奇壁立


,遂封恆山為北岳,秦始皇時,朝封天下12名山,恆山被推崇為天下第


二山。





果老嶺、姑嫂岩、飛石窟、還元洞、虎風口、大字灣等處,充滿了神盡色彩




 







據說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來到恆山,看到這裡山勢險峻,峰奇壁立,


遂封恆山為北岳。秦始皇時封天下12名山,恆山被推崇為天下第二山





 




天峰嶺與翠屏峰,是恆山主峰的東西兩峰。兩峰對望,斷崖綠帶,層次


分明,美如畫卷





 




 




恒山在中國古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遼、金時代恆山是當時的


文化之邦,書院學舍、摩崖題刻、楹聯碑碣很多,再加恆山山高風


大,氣候變化劇烈,故建築多依懸崖峭壁而建,或開鑿石岩而成,


形成了獨有的奇險特色





 




恒山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歷史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在春秋時,代國靠恒山而存天下,戰國時燕、趙憑恒山而立天下,兩漢


時,匈奴利用恒山爭天下,東晉時慕容氏踞恒山而威天下,北魏時,拓


拔氏依恒山而分天下,宋朝仗恒山守天下,金朝恃恒山而鞭天下,元朝


滅天下,清統天下,也憑借的是以恒山為主體的長城沿線天險





 


 

恆山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約65公里 ,建築在北岳恒


山金龍峽內西岩峭壁上,素有人間仙境之稱,懸空寺凌空構建,橫木


為梁,上載懸崖峭壁,下臨陡峭深谷




 



恆山懸空寺參觀門票售票處.每人 130人民幣


 





 


金龍峽就在恒山的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最窄


處不足三丈,這裡是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衝。北魏道武帝


發兵數萬人,在這裡劈山鑿道,這就是懸空寺下方的北魏棧道


 


 


 




懸空寺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餘公尺,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


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上,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抬頭望上去,


但見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數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撐住。那大片


的赭黃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傾斜,瞬間就要倒塌下來似的


 




恒山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古代工匠根據道家


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


 






中國有七座懸空寺,即江南懸空寺大慈岩,雲南西山懸空寺,山西恆山


懸空寺、河北蒼岩山懸空寺、河南淇縣朝陽懸空寺、青海西寧懸空寺、


陝西榆林懸空寺石窟,最為壯觀的還是以此山西大同的懸空寺為首




懸空寺始建初期,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公尺 ,因歷年河床淤


積,現僅剩58公尺 ,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岩依龕,寺


門向南,以西為正





遠望懸空寺,像一幅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


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登臨懸空寺,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


鑽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幾經周折,忽上忽下,左右迴旋,仰視


一線青天,俯首而視,峽水長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宮闕,


猶如騰雲駕霧





空寺為木質框架式架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樑為基,巧借岩


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僅152.5平米的面積,建


有大小房屋40間。懸空寺的總體佈局以寺院、禪房、佛堂、三佛殿


太乙殿、關帝廟、鼓樓、鐘樓、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


殿、千手觀間殿、釋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純陽宮、棧道、三教


殿、五佛殿等






懸空寺值得稱的是,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


個小盆地內,全寺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


使懸空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被水淹,四周的大


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


千餘年的重要原因



 

 


 





懸空寺的機是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


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是近代維護時加裝只能用來裝


的,根本不受力,所以有諺語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來形容懸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支撐是27根插在堅硬岩石裡的橫樑.每


根橫樑有一半都插入堅硬的岩石內



 


 




懸空寺的是建寺時因地製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佈置和建


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佈局、形製等建造在立


體的空間中,有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


寺內有佛像八十多尊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懸空寺是歷代文人墨客嚮往之處,古代詩人形象的贊嘆比比皆是,


西元735年,詩仙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岩壁上寫下了壯觀二個


大字,但仍覺得不夠體現自己激動的心情,便在字上多加了一點



 


懸空寺的外觀重重疊疊,造成一種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


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它既融合了中國園林建築藝術,又具有中


國道統建築的格局





懸空寺真正支撐建築的主要結構並不是立柱,而是27支這種橫樑,這些


橫木被當地人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


深插進岩石裡去。據說木樑還用桐油浸過,所以不怕被白蟻咬,還有防


腐作用,迄今千餘年不壞.橫樑在打入山體前會先劈個口,插進三角


楔子,橫樑被楔子撐開就此牢牢固定,怎麼搖都拔不出來,每一個


橫樑都有錨固在山上石縫的,特別結實






據說懸空寺在1978年以前只有兩根立柱,其他都是打在石壁上的


27支橫樑,1983年修復時才加上這些立柱,這幾根立柱是後人加


上去當裝飾的,實際上支撐懸空寺的是寺廟下方的27根橫樑





懸空寺是南往五台山、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懸空寺建在這裡,可以方便


來往的信徒進香,而且渾河河水從寺前山腳下流過,常常暴雨成災,河水


氾濫,於是北魏時一位叫了然的和尚,就在這百丈懸崖上懸空修建了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金龍峽內西岩峭壁上山坳裡,冬天的西北風吹不進


去,上方地形的阻擋也淋不到雨,陽光只有夏天才曬到,剛好可


以除濕,才造就了這座上千年的奇廟懸掛在恆山的岩壁





懸空寺不僅外貌驚險,奇特、壯觀,建築構造也頗具特色,形式豐富多彩


,屋檐有單檐、重檐、三層檐,結桅構有抬梁架構、平頂架構、斗拱架構,


屋頂有正脊、垂脊、戧脊、貧脊等建築色




懸空寺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的六座主


殿閣之間都用木製樓梯相連,寺內塑像很多






懸空寺殿樓的分佈都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曲折回環,虛實


相生,小巧玲瓏,空間豐富,層次多變,小中見大,不覺為彈丸之地,


佈局緊湊,錯落相依,看上去,層疊錯落,變化微妙,使形體的組合和


空間對比達到了井然有序的藝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