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都鬼城風景區位於重慶市下游172公里的長江北岸,古稱平都山,


相傳漢代有陰長生、王方平兩人曾先後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飛升,


道家就把這裡列為洞天福地,後來有人誤將陰、王兩位仙人稱為陰王,


於是平都山就逐漸被傳說是陰王(陰間之王)所居之地,最後成為陰曹


地府的鬼都了,久而久之演繹了獨步天下的鬼城文化,酆都就被稱為是


中國神曲之鄉了,成為遊覽長江三峽的觀光景點之ㄧ



 


 


 



我們由川藏返回重慶後,參加重慶到宜昌四天三夜的長江三峽旅遊,預


計由宜昌下船後,再前往傳說中神秘野人出沒的神農架及武當山、、、,


 



11/13晚上由重慶上船出發,次日清晨的第一個停靠參觀景點就是鬼城酆都



 





鬼城酆都景區山上古木參天,寺廟林立,在龐大的陰曹地府裏仙道釋儒


,諸神眾鬼盤踞各廟,等級森嚴,各司其職並以苛刑峻法統治著傳說中


的幽靈世界




酆都鬼城名山原名平都山,參觀門票50元人民幣,海拔雖只有287.3


 



酆都名山建有索道,索道來回票價20元,遊客也可以徒步上山


 



酆都名山風景區是中國最大動態人文景觀鬼國神宮和國家級森林公園


雙桂山組成,先後被評為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





奈河橋早期稱為通仙橋,是明朝的蜀獻王所建,原意是說走過這座橋就


可以得道成仙,後來這座橋改名為奈河橋








 




傳說人死後的亡魂都要經過奈何橋,在世間時為善者,會有神明庇佑


保護過橋,為惡者則會被推入血河池,但是遊客在這裡要經過奈何橋,


只要塞點紅包就有紅衣天使,纔扶你順利的跨過奈何橋,(嘻嘻,有錢


可以使鬼推磨)




百子殿內是供最受中國百姓愛戴的觀世菩薩,是保佑百家婦女生兒育


女順利安全,保佑百家子女健康成長,所以稱百子殿






 



過了鬼門關就到,是一條寬約2長約50的青石板路黃泉路,據說


走在黃泉路上時,不管聽到什麼聲音,或者感覺到什麼動靜,千萬不要


回頭,只管往前走,因為黃泉路上有很多孤魂野鬼,他們會抓住過往遊


客的衣服,或者拍拍遊客的肩膀,扯住遊客的褲腿等等,以求附身,所


以這時千萬不要回頭,如果你夠大膽就回頭試試看


 


 




原來的無常殿已毀壞,現今的無常殿是在1984年於舊址重建,傳說無


常是到陽間捉拿亡魂的鬼差使,殿內有無常、無常娘娘、專管山上猛獸


及保護人畜安全的山神






 





天子殿位於名山頂端,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現存的天子殿是清康熙


西元1664年重修的,天子殿是陰曹地府統治者閻羅王所居之處,是鬼


城的最高首腦機關,也是名山最大的古建築





傳說亡魂要進入閻王殿門前,需先通往陰曹地府的最後一道關卡考罪石


,亡魂到此都要單腳站在考罪石上,抬頭挺胸看著前面神目如電四個大


字進行考核




要通過考罪石,男子用左腳女子用右腳,金雞獨立站在考罪石上15秒,


才能順利通過,據說在陽世行善積德越多的就能站立越久,未能通過者


都是造孽作惡之徒,就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受罰





傳說以前每天夜裡,在酆都名山絕頂處,都有一些鬼魂在那裡失聲痛哭


,哭聲驚天動地,使得地府都不得安寧,閻王命令元帥鍾馗前去查看,


凡上山哭泣者一律斬. 所以蓋這鍾馗殿來鎮壓哭鬧的鬼魂








十八層地獄殿內有各種塑像,描述推磨、挖心、火烙、寒水、刀山、車裂


、鋸解、下油鍋、拔舌、轉輪各種刑罰過程,場面血腥,令人慘不忍睹,


意在勸告世人在陽間要多做善事,否則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不得投胎,血


腥鏡頭兒童不宜欣賞



 



望鄉台傳說是亡魂最後一次向陽世親人告別的地方



望鄉台建造甚奇,上寬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條石級外,


其餘儘是刀山劍樹,十分險峻,台樓高聳,四周景致皆可盡入眼簾





酆都鬼城是仿造陽間司法體系,營造了一個等級森嚴,融逮捕、羈押、


庭審、判決、教化功能等的陰曹地府,有懲惡揚善的社會教化功用


 


 



大陸當地出產的啤酒有時與礦泉水價錢差不多.3元人民幣約為台幣14元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們11/10參訪最後的香格里拉亞丁仙乃日神山後,本來預計經鄉城到

 

雲南中甸的香格里拉,再往德欽接滇藏線的茶馬古道,全程有三、四百

 

公里,但是因為這段路程都在海拔 四千米 以上的崇山峻嶺,山上早已經

 

白雪皚皚,為了安全我們取消了往雲南接滇藏線的茶馬古道的行程計畫,

 

再由稻城原路經理塘(住宿)、雅江、松都橋、康定、雅安(住宿)等經過

 

 一千公里 ,二天的長途跋涉, 十一月十三日 傍晚我們終於返回重慶,

 

再體會長江大壩完成後的長江三峽之旅

 

 


 



重慶菜園壩長江大橋是世界第一座公路、輕軌電車兩用的城市大橋,也

 

是世界第一座採用纜索吊機安裝的大橋,其 四百二十米 長的鋼箱拱樑跨

 

距也是世界第一,於2003年底開始興建,200710月通車,橋長約

 

八百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六車道的公路,下層為雙線城市電車軌道,

 

是溝通流經重慶主城的長江南北兩岸的大通道

 

 

 

 


 

 

重慶鵝公岩大橋位於九龍坡鵝公岩與南岸經濟開發區之間,主塔高

 

163.48橋長1428橋寬35.5,公路雙向6車道,並有預

 

電車軌道,199712月開工,200012月竣工

 

 

重慶港口朝天門是西元前314年,秦將張儀滅亡巴國後,修築巴郡城池

 

時所建,為歷代官員接皇帝聖旨朝拜天子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

 

故此稱為朝天門

 

 

 

 

 

 

 

朝天門是長江與嘉陵江的會合處,重慶的水上門戶,是地扼長江黃金水

 

道要衝,為重慶主要交通樞紐,觀光客遊覽壯觀的長江三峽起點

 

 

 

 

 

 

 

重慶是素稱是黃金水道長江的重要港口之一,是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城

 

市,朝天門港區每天運送數千客人,遊覽壯觀的長江三峽,吞吐著萬噸

 

貨物,看這部大客運巴士的車頂上載運的貨物就知道

 

 

 

 

歷代古都多建在洛陽,長安(今西安),開封,燕京(今北京),到重慶的

 

最近線路,歷代帝王派出的使臣都經陝西或河北,河南,再經湖北,在宜

 

昌逆水乘船約需一個月時間到重慶

 

 

 

 


 

據說每值初夏仲秋,嘉陵江水綠,長江水黃,兩水相交朝天門,流急旋

 

渦似如野馬奔騰,江心有石磯,相傳大禹在古渝州(今重慶)娶塗山氏女,

 

此後治水13年不入家門。塗山氏女佇立磯上,望夫歸來,因名夫歸石

 

 

 

 


 


 

重慶朝天門港區是重慶沿江九門之一,位於重慶半島的東南尖端,嘉陵

 

江與長江在此匯流,最低水位時海拔為160,是市區最低海拔處,我

 

們就是由此搭乘長江三峽的觀光客輪,為期四天三夜再次遊覽,擴建後

 

滿水位的長江三峽風貌

 

 

 


 

朝天門在1949年後,碼頭一再擴建,沿兩江縱深排開,客運大樓拔地

 

而起,客貨纜車分道直通江邊,江面客船貨輪,鐵駁木舟,鱗次櫛比,

 

重慶的繁榮昌盛,都集中在水上門戶朝天門

 

 

 

 

 

 

 

重慶港口各碼頭燈火通明,江面穿梭往來的夜航輪如水上浮宮,江面水

 

中、遠處近處、燈火匯成光的世界、燈的海洋

 


 

 

 


 

 

 

 

 

 

重慶朝天門港口本身就像一艘揚帆出航的大船

 

 

 

 

 

 

 

 

 

 

 

 


 

 

有人說到重慶朝天門港口沒有欣賞到夜景,就像未到過重慶,我們剛好

 

搭乘晚上八點啟航的長江三峽觀光郵輪,看見兩江水霧繚繞,天上星光

 

點點,江水上燈光繞繞,夜景讓我如醉如痴,我對自己許下未來的夢,

 

美麗的山城重慶,有機會我還會再來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亞丁仙乃日雪山是四川第五大山峰,亞丁景區三大高峰之首海拔6032




我們搭亞丁風景去的環保車到此亞丁風景區登山管理站,就有馬夫招攬遊


客騎馬上山,一人一馬由馬夫牽馬約30分鐘到沖古寺,費用30人民幣


 



騎馬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新鮮事. 在外蒙古的大草原我們單獨騎馬奔馳在


戈壁大沙漠已經體驗過了.何況只有二公里. 所以我們是徒步上山


 


 



沿路上山雖然有些陡峭但是也有棧道.兩旁杉木茂密還算舒服


 





這是藏族的馬尼堆,有點類似我去蒙古呼和諾爾蒙古聚落的敖包


都是祈禱吉祥祝願旅途平安的意思




瑪尼堆也有為你帶來脫離苦海的寓意,據說馬尼堆中有六字真言,也有


佛像圖案,風馬旗與瑪尼堆的結合是藏民族最為自豪也最為神聖的


 


 




騎馬只能到此距離沖古寺.還有30分鐘的路程比較陡峭. 馬夫就要遊客下馬


改搭滑竿上沖古寺
 




一般遊客幾乎都是第一次到亞丁沖古寺. 所以不清楚狀況.我就看到有些


遊客與馬伕或樵夫發生爭執的情況. 還好我是徒步的背包客.可以悠哉悠


哉的遊走在山林中輕鬆自在


 




一小時候我們抵達沖古寺




沖古寺海拔3880,就在仙乃日雪峰腳下,仙乃日雪峰的另一面為洛绒農場


 



沖古寺是亞丁風景區到先乃日神山的最後有住宿的地方,設備簡陋,


一般只有攝影專業或喜歡深度旅遊的遊客才會留宿在沖古寺





傳說古代有位高僧卻傑貢覺加錯為終身供奉先乃日神山,弘揚佛法在此


修建沖古寺,因動土挖石而觸怒神靈,穴禍降臨四周百姓,麻瘋病流行,


高僧卻傑貢覺加錯終日念經育佛,施展法力,乞求神靈降災於自己,免


除百姓之災難





沖古寺雖有電力設備,但只在下午6點之後才有,而且電壓很低,寺


廟內有可供遊人使用的柴爐,遊人可自由燒水及做在此做飯,也有簡


單的床位可以住宿,通鋪每人20元,但衛生條件比較差,也沒有物資


可以提供給遊客


 


 




沖古草坪是天然的盆景,主要由草地、森林、小溪和嘛呢堆而組成此景,流連


此地能一睹仙乃日神山和夏朗多吉神山的風彩,感到大自然的雄狀、美麗和神奇



據說這裡原是冰川堰塞湖,由於仙乃日神山腳下的冰川湖泊決堤後,衝垮了


這裡的湖泊,才形成今天這樣的地型地貌




冲古寺前往絡绒牧場有10公里. 早期必須騎馬上山. 現在有風景區的小


型電瓶車. 這就是新建的候車亭


 




由冲古寺到洛絨牛場電瓶車來回80元人民幣


 




 




 



 






偶而有些路段積雪太厚.遊客還需下車幫忙推電瓶車.


 




三座在電瓶車快抵達洛绒牧場失.首先看到的就是5958的南峰央邁勇(左)


及東峰東峰夏諾多吉(右)


 





 




北峰仙乃日神山下的洛绒牧場




 




 



 



亞丁洛绒農場的下游


 




洛绒牧場是觀賞三座神山的最佳地點


 











據說亞丁仙乃日神山海拔603 2米 ,是五世達賴喇嘛冊封的,藏語意思


是觀世音菩薩


 


 



五世喇嘛也策封595 8米 的南峰為央邁勇神山,意為文殊菩薩的化身


 



五世達賴喇嘛也封東峰海拔595 8米 ,為夏諾多吉神山(右),意為金剛


手菩薩,三座神山呈字形排列





 






 



 




 





洛絨牛場就在仙乃日神山下,海拔4150,是附近牧民放牧的高山牧場





洛绒牧場沒有提供住宿. 遊客只能在此附近搭帳篷或露營


 



洛绒牧場飼養的高山駿馬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9) 人氣()

 

稻城亞丁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處著名的青藏高原東部,橫

 

斷山脈中段,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最後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仙

 

境,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亞丁藏語意為向陽之地,亞丁景區屬於

 

高山峽谷類風景區,海拔2900(貢嘎河口)6032(仙乃日峰)間,幅

 

員面積1344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最美麗的高山自然生態

 

峽谷的旅遊風景區

 

 

 

 

 

 

 

稻城距離雲南中甸的香格里拉有三四百公里.但是距離亞丁香格里拉風景

 

區有一百餘公里.沒有公交車行駛.所以要前往亞丁香格里拉必須包車前往.

 

由於其交通不便利也是一般遊客最少的景區.也才能保持最原始的然風

 

景區.

 

 

 

 

 

 

 

 

稻城全縣人口近三萬,其中藏族占96%以上,此外還有漢、納西、回

 

、彝、羌等民族

 




由稻城前往亞丁風景區途中的藏寨風光


 

 

 

稻城至亞丁之間的峽谷山清水秀,物種豐富,居住著與世無爭的藏

 

民族,過著簡樸的田園生活

 

 

 

 

 

距離亞丁遊客中心風景區三公里遠唯一可以住宿的亞丁小村落.

 

 

 

 

 

 

 

亞丁風景區門票150元人民幣.由於景區遼闊可以在三天內使用. 另景區環

 

保車費70元.不包含沖古寺至仙乃日神山的電瓶車費80元及騎馬至沖古寺

 

的費用

 

 

 

 



世界上被稱香格里拉的地方不知有多少,現在中國最熱門的香格

 

里拉多指雲南迪慶、中甸一帶,但在毗鄰四川的稻城縣亞丁保護

 

區內,被譽為香格里拉之魂. 最後的香格里拉之雅號.

 

 


 

 

 

 

亞丁風景區的環保車由海拔2900公尺開始上坡

 


 

亞丁風景區於2002年被中國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正積極申報世

 

界自然遺產。但因其內景色壯美,因此在多年前就已經聞名於世

 

 

 



進入亞丁風景區遊客中心才是藏族生活的寨區.

 


 

 

 

 

 

 

 

 

從稻城上行亞丁途中,鳥瞰藏民村寨仁村村

 


 

景區觀光車由海拔2900公尺上升到3500公尺的觀景台.回看山下藏寨景觀

 

 

 

 


 


 

 


 


 

我們已經緩升到海拔四千多公尺的俄初山下

 

 

 

 

俄初山海拔5145,俄初山藏語是閃光的山的意思。它位於亞丁自然

 

保護區之北,貢嘎山邊緣,南部為高山峽谷區,北部為俄初峽谷,撐托

 

著地勢較緩的美麗小山村,俄初山周圍植被茂盛,是稻城最大的林區

 

 









 


 

穿越俄初山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向下進入狹窄險峻、湍流飛瀑的東

 

義河谷,

 




亞丁村海拔3900公尺,素有最後香格里拉的美譽,全村有二個村民

 

小組,有28戶藏民約一百八十餘人

 

 

 

 


 

村寨有一條小路蜿蜒伸向另一片原始森林,這裡叫卡斯溝

 

 


 

藏寨有簡單的亞丁龍門客棧.提供遊客住宿. 據說條件不是很好.

 


 


 

這些長期生活在高山雪域的亞丁藏族朋友,現在很多都以幫遊客帶路

 

或幫專業攝影的遊客背負照相器材,賺點小費維生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蚌普寺是稻城最古老的寺廟,距稻城縣城30公里,海拔3940,距今


已經900年的歷史了,是藏傳佛教白教的寺廟,白教藏人稱噶舉派,開


宗立派於北宋年間,延至中國的明朝,白教盛極一時,全盤掌管了西藏政


教大權,白教的傳播主要是靠口述傳承,師傅口授給弟子,弟子根據師傅


的傳授進行修煉,不太依賴經文和書本,所以也被稱為密宗。密宗的修煉


非常艱難

 

 

 





理塘是世界最高的城市.海拔四千多公尺.也是前往西藏的川藏茶馬


古道及及雲南鄉城中甸的交通要道.


 




 


理塘前往稻城全程130公里.沒有固定的交通巴士.所以我們只好搭乘


拉客的麵包車.早上離開理塘的廣袤無垠的毛埡大草原


 



 



理塘到稻城亞丁都行駛在海拔四千公尺的高原上


 



沿途經過海拔4400的扎嘎神山,據說這座神山是萬山之主,


理塘地區的藏胞在農曆每月十五日都在這裡舉行轉山朝拜,信


徒們成群結隊,有的騎,有的步行,沿著逆時針的方向繞神山


轉動,祈求神佛賜福平安



 



波瓦山海拔4695波瓦山藏語意為英雄、勇敢的山,據說每當沙拉


人民受到外來滋擾時,就會退守在波瓦山裏,依靠山勢的險峻,憑藉其


天險,抗擊侵略,進行不曲不饒的鬥爭,湧現了無數的不畏強勢、保護


家園的英雄好漢


 


 




翻過波瓦山到了波瓦山腳下.看見花海無邊,牛羊成群的沙拉草原,


草原如美麗的地毯


 




位於理塘與稻城兩縣之間的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最高峰果銀日則


海拔為5020


 


 





海子山共有1145個大小海子(湖泊),規模密度是中國最多最大的,故


名海子山



 


兔兒山海拔4696,右側的主峰,孤零零的突出來,主峰頂部聳起


兩座陡峭尖利的巨石,像一對兔子耳朵,所以被稱為兔兒山


 





兔兒山光禿禿的只有漫山的巨石,黑壓壓、陰沈沈,像披在山體上的魚鱗


 





穿越了許多高山,終於到達距離稻城30公里的桑堆河,蚌普寺就建築


在桑堆河畔


 


 




 

同車的藏胞,攜帶許多食物等補給品等要去蚌普寺,探望在後壁山洞閉


關修行二年多的兄弟


 




蚌普寺是稻城最古老的寺廟,海拔3940蚌普寺是在南宋末年由


世噶瑪巴·都松欽巴創建,距今已經900年的歷史了,當時噶瑪巴師


兄弟三人遊歷來到桑堆河谷,看到這裏山勢雄偉,草場開闊,河流縱


橫,是一片風水寶地,決心在這裏修建寺廟,弘揚佛法


 




蚌普寺是藏傳佛教白教的寺廟,白教藏人稱噶舉派,開宗立派於北宋


年間,延至中國的明朝,白教盛極一時,全盤掌管了西藏政教大權,白


教的傳播主要是靠口述傳承,師傅口授給弟子,弟子根據師傅的傳授進


行修煉,不太依賴經文和書本,所以也被稱為密宗


 




據說蚌普寺的僧侶修煉,至少都要經過三年三個月三天的時間,而且在


修煉期間不能與外人見面,親人也只能一年相聚一次,而且必須隔牆進


行交談,三年修行完成要通過考試,合格者能一躍跳上後山數 十米 高的


絕壁,我們同車的藏胞就有兄弟在後壁山洞閉關修行與世隔絕兩年多了.


 



蚌普寺在南宋末年由世噶瑪巴·都松欽巴創建,距今已經有九百年的歷


史了,但是在西藏抗暴要獨立時,被文革所毀,現在這個蚌普寺是在


1984年重修,寺內有一尊極為珍貴的世噶瑪巴.都松欽巴的自塑雕像和


大師生前留下的手跡,鼻血岩畫


 




在蚌普寺後山的岩壁上,有很多古老的岩畫和修行的山洞,我們同


車的藏胞就是要去後山,想探望他在後山岩洞閉關修行的兄弟.結果


還是沒有與閉關修行的兄弟見到面


 





據說蚌普寺的僧侶常常用糌粑餵食桑堆河中的遊魚,魚兒似乎也通人性


一般,成群的游魚常聚集在一處,任由寺僧們撫摸其背,我們到桑堆河


邊只看到清澈的溪水,也許天氣太冷魚兒也鑽進洞穴修行了吧.


 



 



蚌普寺的小僧侶一面放牧牛群.也在一起論經.三個自小出家到蚌普寺修


行的小僧侶長相清秀. 說不定就是未來的白教高僧唄


 




蚌普寺附近的白塔


 


 



 


離開蚌普寺很快我們遇見了稻城大橋.稻城就快到了


 


 





稻城只是前往亞丁(川藏香格里拉約100公里,沒有公交車前往)及往雲


南中甸(四百多公里)的轉運站,沒有高級賓館,我們住在藏胞的開設的


香格里拉之魂卓瑪客棧,體驗真正藏民族的生活



 

 




稻城卓瑪客棧分有二層樓. 樓上是專為藏胞臨時住宿的簡單又便宜的


客房. 樓下有幾間是專門招待外地觀光客的套房.整理得非常乾淨.在四千


多公尺的理塘小鎮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年輕貌美的老板娘(32歲)熱情告訴我們許多藏族生活的軼事.她說特別


挪出幾個套房給外地的觀光客.是要結交藏族以外的朋友.聽說我們是


台灣的背包客.還特地贈送名貴的紅景天藥草給我們. 感恩唄


 




客棧女主人還特別親手製作藏民的主食粘粑,青稞磨成粉,加入酥油


茶,(一般都是用手揉製),老闆娘特別用筷子攪拌,我才真正體會到藏


族同胞的熱情.也已經開始接受文明了.



 



據說藏族是非常熱情的民族,而且還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禮俗,老闆娘特


地為我們二人準備的粘粑、酥油茶,實在太好吃只是太多了,據說藏族


特別招待高貴客人的食物,必須吃完,表示對女主人的熱情及美食的讚


美,所以我們還是很努力的分享,到現在還念念不忘美麗又高貴的藏族


女主人的熱情,感恩


 



這是理塘卓瑪客棧女主人送給我們的紅景天,其根和根莖全株都可以入


藥,有養肺清熱、滋補元氣的功能,紅景天的應用歷史悠久,千多


年前,西藏高原的人就以它入藥,以強身健體,抵抗不良環境


的影響,民間常用來煎水或泡酒,以消除勞累或抵抗山區寒冷,


紅景天就是專門治療或預防高山症的藥草



 




據說清朝康熙年間,因康熙皇帝御駕親征葛爾丹,不料八旗軍難以適應


高海拔的環境,幸賴藏族獻上紅景天藥酒,八旗軍的高山症竟消失了,


康熙於是將紅景天定名為仙賜草,並把它定為御用的貢品,禁止民眾任


意採收使用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



 

 

 

理塘誕生過許多藏族名人,包括這個家族始建於十六世紀中葉,在四

 

百年來曾經誕生過13位活佛及國際間最出名的大活佛七世達賴喇嘛

 

給桑降措、十世達賴喇嘛、外蒙古佛教的精神領袖哲布尊丹巴、拉蔔楞

 

寺第五世嘉木樣活佛等

 

 

 

 

理塘縣城西部的車馬村,這座是理塘縣城最古老的藏房,屋子建於是

 

16世紀中葉,曾經誕生過13位活佛,古屋的大門上有七個葫蘆樣子

 

的標誌,代表這裡曾經有七個大活佛在此出生

 

 

 

 

 

仁康家的門上的七個檀香木所做的木球,就是密宗本尊之器的杵,表示

 

吉祥而勝於一切魔障的象徵

 

 

 

 

 

仁康家之所以出名,除了因為這是七世達賴喇嘛的出生地,這在藏區屬

 

十分罕見,於是仁康家便成為藏民心中的朝拜聖地,據說如果藏民經過

 

理塘到拉薩朝拜,而沒有到此仁康家朝拜,那麼朝聖的功德便不夠圓滿

 

 

 

 

曾經有傳言,由於這個家族的男嗣都成了活佛,因此該家族差點斷絕,

 

為了能夠讓家族延續,家族決定將原來的梯子往另一個方向搭著,這

 

樣後來就有了不是活佛的男嗣

 


 

不知道這兩個娃兒是否也有可能是下一個高僧活佛達賴喇嘛

 

 

 

 

 

 

 

 

據說十八世紀的詩人喇嘛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臨死前寫的一首詩歌:

 

潔白的仙鶴啊,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僅到理塘轉一轉,

 

就飛回來,後來喇嘛們就按照他這首詩歌的默示,在理塘這裡找到了

 

轉世靈童七世達賴格桑嘉措

 


 

仁康古屋的後代親屬每天輪流守護著心中的達賴喇嘛的誕生聖地

 

 

 


 

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領袖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西元1708-1757)

 

就是出生在此,清雍正、乾隆期間清廷派他掌管地方政權,黃教的政教

 

合一即從此開始



 

仁康古屋在長青春科爾寺附近的車馬村,在藏族心中,達賴喇嘛被認

 

為是真正的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是所有信徒的精神皈依,因此歷代達

 

賴喇嘛的誕生地都籠罩著佛陀的光輝,受到信徒的崇敬

 

 




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1935年出生於西藏東北部之安多塔澤村

 

(青海省湟中縣)是現在的西藏政治及精神的領袖,雖然現在流亡到

 

印度,但在理塘達賴家族也設有供奉的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的神壇

 

 

 

 



 


 

 

理塘白塔公園是康南地區唯一的公園,藏族心中至高無上的白塔就建築

 

在白塔公園內

 


 

早期的白塔都在西藏抗暴要獨立時被損毀破壞,現在雖已經修復,

 

據說白塔的塔冠並未能修復如初

 



 

相傳在一千多年前,藏王松贊干布征服木氏王朝後,與文成公主商量,

 

為紀念這次勝利,並在康藏地區弘揚佛教,就在今理塘縣城境內興建

 

這座佛塔

 

 

 

 

藏王松贊干布當時共興建三座白塔,每座白塔都存放一部佛經.這是在新

 

都橋興建的白塔,另一座白塔是興建在理塘的毛埡草原(我沒有去參訪)

 

 


 

據說理塘縣城的這座佛塔內還供有珍貴的宗教文物及夜明珠、火龍珠等

 

稀世之珍寶,故又稱白寶塔,後來人們簡稱白塔

 

 

 

 

 



白塔公園的主塔高33,周圍由1192.5高的小塔環繞形成塔林

 

119個小塔分別代表理塘縣119個村,使白塔煥發出新的神采

 

 

 

 


 

 

白塔外觀潔白如玉,上圓下方氣勢宏偉,在藍天的映襯之下,更

 

顯得不同凡響、美輪美奐,它集中體現了藏民族建築技藝的精湛,

 

藝術的美妙絕倫

 

 


 

藏族居民對白塔都用五體投地的參拜方式禮佛尊敬.

 

 

 

據說白塔中展翅欲飛的仙鶴塑像就是六世達賴喇嘛的情歌所化的

 



 

藏族居民除了繞轉公園的白塔.也隨手撥轉轉經桶.

 

 

 

 

 

 

 

 

 


 

這些藏民每天都繞著公園內的白塔繞轉好幾圈.對神佛尊敬.又可以鍛鍊身體

 

 

 

 

 

 

 

 

我也入鄉隨俗.跟著這些藏民繞轉白塔幾圈. 心中也念念有詞. 祈願佛祖

 

也保佑我旅途平安.

 


 

 


 

繞行白塔累了就休息.轉動手中的小轉經盤吧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今天我們行程的目標是由康定城搭長途公交車,到世界最高的縣城理塘


理塘縣位於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距離甘孜州府康定


285公里,距四川省會成都654公里 ,理塘縣城海拔4014,比西藏的


拉薩3650還高出三百多公尺,被稱為世界最高的城市,人口只有五萬人


 




理塘是川藏318線國道公路的交通重鎮,直行就是續走川藏茶馬古道到巴


塘、昌都、拉薩,往西可以經稻城轉鄉程至雲南中甸,接麗江滇藏線茶馬


古道,由於318線國道公路平常遊客不多,所以我們只能搭乘由成都開往


巴塘路過康定的長途公交車,到中途站理塘下車,天剛破曉我們在康定上


車時,車上已經有幾位昨天下午就由成都出發的遊客了,成都到巴塘全程


800餘公里,行車時間約需30小時而已


 



我們順著穿越康定城的折多河續往國道318線前進





國道318線經過康定以後.公路都在三千公尺的高原上.才11月初公路上就


開始下雪.


 



 






經過康巴第一藏農莊.可以停車住宿的據點


 


 




 


雪越來越大連公路旁的臨時避難小屋都已經積雪


 


 



公路對面的山頭更是白雪皚皚


 




我們的公交車師傅熟練的把輪胎加上鐵鍊.行車速度當然減慢啦




對方來的公交車也小心翼翼的會車.還好是平緩的在高原上.沒有峽谷懸崖.


比較不會擔心滑落山谷


 




我們也是第一次搭公交車行駛在紛飛的大雪中.既驚奇又有點擔心.相信


開車的師傅吧.期望平安度過. 不然萬一拋錨.我還是不敢想像後果????


 





通往康定飛機場的路也找不到路基.機場當然封閉啦


 




現在還是11月初.真正的冬季大雪更難想像.看來川藏茶馬古道之旅也是


難於上青天.




好不容易翻越過海拔4200公尺的折多山.開始離開雪線了


 






由海拔4200公尺的折多山開始下降到海拔2600公尺的雅江峽谷


 



穿過雅江隧道後.來到茶馬古道第一渡.海拔2600公尺的雅江


 



雅江距離理塘還有135公里的路程



雅江是藏族聚居區,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雅江人人能歌善舞


 


 




雅江縣地處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山峽谷與草原的過渡帶,又因雅江縣位於康巴地


區腹地的川藏茶馬古道上,積澱下了豐富的康巴人文景觀,享有中國香格里拉


文化旅遊大環線第一縣和茶馬古道第一渡之稱,總人口4萬,藏族占92






終於我們來到理塘縣的毛埡草原了,據說草原面積約300平方公里,藍


天白雲下寬闊的草原




如果這裡都是四季如春的氣候. 綠草如茵的草原將是人間仙境.我已經享


受到藍天白雲的草原美景.


 










 



理塘藏語稱勒通,勒意為青銅,通意為草壩、地勢平坦,全意為平坦如


銅鏡似的草壩,總人口5萬餘人,全縣有藏、漢、回、納西、土家、彝、


苗、羌等8個民族




 





理塘是自古以來是川藏茶馬古道必經之地.往南201公里經過稻城.就到雲


南省鄉城中甸香格里拉.可以接麗江滇藏茶馬古道




 




生活在海拔四千公尺的理塘國小的小朋友.雖然還在秋季.已經被凍得兩頰


通紅.我還擔心真正的冬天.他們的日子如何熬過去的?


 


 





 




 




1956年中國共產黨解放西藏、實行民主改革,不但僧侶被強迫還俗,


寺廟財産全都奪走,由於藏人不甘屈服,解放軍還派飛機把理塘寺炸


成一片廢墟









1980年理塘高僧阿安紮西,在理塘寺的廢墟上重建理塘寺,這座依山


而築的寺院,其富麗堂皇的建築,琳琅滿目的法器,千姿百態的佛像,


精美絕倫的雕塑和浩瀚的藏書文獻等,被視爲一座藏族宗教、文化、藝


術的寶庫






 



據說十八世紀的詩人喇嘛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臨死前寫的一首詩歌:潔白


的仙鶴啊,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僅到理塘轉一轉,就飛


回來,後來喇嘛們就按照他這首詩歌的默示,在理塘找到了轉世靈童七


世達賴格桑嘉措,理塘還轉世過十世達賴,理塘還是多位活佛高僧的故


鄉,所以理塘又被世人尊為雪域聖地




世界高城上的清涼佛國長青春科爾寺,藏語意為彌勒法輪寺,又名理塘


寺,位於理塘城北約1公里處的山坡上,原為黑教-笨波教寺廟,明萬曆


年間(1580)三世達賴索南嘉措途經該地時,授皈依為黃教,並為其


開光,後來擴建成為康南第一大格魯派(黃教)寺廟,素有康南佛教聖地之稱





長青春科爾寺建築依山而上,層層的金頂錯落有致,層次分明,遠遠望


去,科爾寺的整個廟宇群落,雄壯挺拔,氣勢恢宏






理塘自古就是茶馬互市的重鎮,商賈雲集,人傑地靈,有不少藏族寺廟


和傳說故事


 


 





長青春科爾寺面積 900多平方米,有僧房428棟,1300間,可容納僧


4300多人,常駐800人左右,是康藏地區喇嘛數量最多的格魯派寺院,







現在中共為拉隆藏族以及開闢長青春科爾寺(又名理塘寺)為觀光旅遊景點.


 又在大肆整修中的長青春科爾寺.






到中國大陸自助旅遊搭乘政府機關的交通工具比較安全.最少汽車站的口號很


響亮.我由康定到理塘的三百多公里的雪地上.雖然有點驚險. 但是還很平安


的到達.有些旅友長途也喜歡搭乘小包車.可以隨時停車拍照.. 而我情願安全第一


.沒有拍到的美景太多了. 最少我曾經擁有過沒有遺憾的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跑馬溜溜的山上李家溜溜的大姊張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喲

 

這首康定情歌唱醉了天下人,同時也使康定的這座跑馬山揚名中外

 

 

 

 



跑馬山位於康定城鎮東南邊,康定城是依傍著跑馬山,當地藏族稱跑馬山

 

拉姆則,意為仙女山,是藏族著名神山之一,自古跑馬山就和山下的康

 

定居民有著不解之緣,康定地區處處美景,跑馬山山上更是處處浪漫風情

 

 


 

 

跑馬山雖不高,當地人都可以步行攀登,觀光客都是搭索道到跑馬山公

 

園,(索道來回50元人民幣)跑馬山索道於2002年7月開始營運,全

 

長720米,在索道上可以鳥瞰康定城市全景

 

 

 

 

 

下了索道進入海外仙山蓬萊聖地.還需購買進入跑馬山公園的入園門票50元

 

人民幣.

 

 

 


跑馬山腰臺地,藏名登托,意為墊子。北宋時在這臺地修建了拉姆寺

 

(仙女寺),香火興旺,盛時有喇嘛700餘人,後焚於戰火

 



當地藏族為紀念佛主釋迦牟尼的誕辰(浴佛)日,每年 農曆四月八日

 

都要在這裏舉行隆重盛大的活動,稱為四月八轉山會,並進行賽馬活動

 

 

 

 

 

 

清代的明正土司於 農曆五月十三日 在跑馬山腰的登托山坪祭祀山神,並

 

舉行賽馬會,此後賽馬會年年在此登托山坪舉行,久之康定人就叫這地

 

方名跑馬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還是?登上康定跑馬

 

山,先來體驗浪漫多情的康定情歌吧

 

 

 

 

同處是緣,相知是緣,邂逗是緣,纏綿綿的故事是相聚是一種緣,

 

相識相戀也是一種緣纏纏綿綿的浪漫愛情故事更是緣,在跑馬山上唱

 

著浪漫的情歌,也許妳就可以晤通真諦囉

 

 


 

 

 

 

跑馬山上是非常浪漫的地方,除了是康定情歌的發源地,也是男女談情

 

說愛締結姻緣的好場所,山上還建造情宮,據說情侶參拜情宮後,都如

 

願結為良眷

 

 


 

 

 

 

 

 

 

 

 


 

 

 

 

 


 

 

 


 

右前方是凌雲白塔.建於跑馬山坪西丘頂,高達20餘米,常有白雲繚繞其間,

 

塔本來是佛身、佛經儲藏處,有塔即有佛

 


 

 

 



 

札西德勒是西藏最常見的問候語,藏語的意思是您好、感恩、

 

謝謝、早、午、晚安...等都可用這句話來涵括

 

 

 

 

 


 


 

跑馬山最高山頂上的九龍浴佛寺

 


 

藏族青年帥哥遊覽九龍浴佛寺留下的英姿

 

 

 

 


 


 

 

 


 

 


 



 

康定舊稱打箭爐,位於川西貢嘎山北端跑馬山麓,中華民國成立西康省

 

時是西康省的省會,中共在60年前即將西康省改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

 

州,州府就是在康定

 


 

在康定城是早期川藏茶馬古道必經之路

 

 

 


 


 


 

 


 

康定是情歌的故鄉,又是川藏茶馬互市的重鎮,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高

 

原古城,康定三山環抱,二水夾流,折多河貫穿康定城中

 


 

 

 

 

在康定城內的水井子,據說其泉水源於五色海,從跑馬山腳下湧出,

 

泉水清澈見底,酷熱之時,手觸其泉冰涼爽人,寒冬時節,其泉不結

 

冰,熱氣騰騰,手浸水中無寒冷之感,自古以來就是康定城各族人民

 

共同飲用的清泉,被譽為神水仙液.據說在藏曆新年子時,民眾競搶頭

 

水,祈兆一生一世吉祥圓滿

 


 

這是1994年在康定城重新修建的水井子,設計巧妙古色古香,富有濃

 

郁的民族特色,懸空樓閣,飛簷琉璃,彩繪藏民族傳統圖案

 

 

 

康定是藏族與漢族民族文化交匯融合的都市,其有著藏族的粗擴,也有

 

漢族文化的細膩

 


 

悠悠民歌聲,翩翩民族舞,一般遊客也可以加入.是康定最富有高原民族

 

風情特色的城市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早期在中華民國的教科書上有西康省,省會就是在康定,其實在1949


(60年前),西康省就已經被中共改為四川省轄下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自治州面積15.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92萬人,轄有康定縣、瀘定縣、


丹巴縣、九龍縣、雅江縣、道孚縣、爐霍縣、甘孜縣、新龍縣、德格縣、


白玉縣、石渠縣、色達縣、巴塘縣、鄉城縣、稻城縣、得榮縣、理塘縣


18縣,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就是康定


 



跑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雲喲


端端溜溜的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喲


月亮彎彎 康定溜溜的城喲


 


李家溜溜的大姊 人才溜溜的好喲


張家溜溜的大哥 看上溜溜的她喲


月亮彎彎 看上溜溜的她喲


…………………………………….


……………………………………


……………………………………..


這首浪漫的情歌就是發源於康定木格錯的溜溜山,其實在康定城區附近還


有另外的跑馬山(下期介紹),為何會把木格錯風景區列為這首情歌的發源


地,也許是大陸風景區的噱頭吧


 




康定情哥風景區是中共國家四A級的景區.要參觀木格錯風景區的門票120


,另加環保車費100元人民幣



景區環保車是一票到底,可以在風景區內的任何停車站隨時上下車都可以


 



在旅遊區木格錯(錯就是海子,湖的意思)附近的小山頭確實有個溜


溜山,是指在山坡上跑馬的特點是溜溜的,穿鑿附會的硬要說木格錯


康定情歌的發源地吧.


.


木格錯漢語意為野人海,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湖面積約3


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達70多米。湖的三面由松樹、杉樹、高山柳


和杜鵑樹所環抱
 


 



木格措還有一大亮點那就是野人海左側的金色沙灘,人稱愛情灘。其沙


細柔軟,自然呈現金黃,在川西高原地區,于湖泊周遭自然形成乃屬罕見


 


 


 



木格錯的神話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在塔公草原有一對青年男女,


俊男的叫扎西,美女的叫卓瑪彼此相愛,美女遭頭目想占為己有,


這對年輕人翻山越嶺逃到木格錯,並在這裡生兒育女,他們的行蹤


被上山打獵的人發現,誤認為他們是野人,此後這片海子就被稱為


野人海(藏語叫木格錯),後來木格錯就代表是忠貞愛情的象徵,


後來有許多來自各地的情侶都會到湖邊海誓山盟,讓聖潔的湖水和


吉祥的雪山見証他們的愛情堅貞


 





木格錯野人海的金色沙灘,當地人稱愛情灘,其沙細柔軟自然呈現


金黃色,在川西高原地區,許多戀人都在此許下山盟海誓永不分離


 




愛情灘總長110餘米,寬為80餘米,總面積達8800平方米 ,還會隨著


季節的更替出現水漲覆沙,水落凹沙的場景





據說木格錯在寒冷的冬季,寬闊的湖面結凍成濃濃的冰層,猶如一面碩


大的銀鏡對著藍色的天空,湖面成了可溜冰滑雪的天然娛樂場所,四周


山林,玉樹瓊枝,纖塵不染,神奇而又高潔有如純潔晶瑩的人間仙境





木格錯景區介紹:湖面一日四時景,早晚不同天,清晨霧鎖湖面,銀龍


般的雲霧在水面翻卷,出現雙霧墜海的動人景觀,稍午朝陽射向海面時


,波光粼粼,湖光倒影千變萬化,令人眼花撩亂,午後微風拂面時,湖


面上無風三尺浪,翻卷千堆雪,站在海濱沙灘上,遙望遠方濛濛的煙霧


,猶如來到了天涯海角,夕陽西下,餘輝灑滿湖面,流金溢彩,水天一


色,但是我們到時大雪紛飛,無緣分享這些美麗的畫面,有點遺憾




 





 




 



 




 




利用水流的衝擊力量而設計的轉經桶


 












瑤池



瑤池湖水如玉,有人間瑤池的美譽,相傳是王母娘娘下凡到此行宮


的所在地





 















杜鵑峽是木格錯景區連接七色海與野人海的峽谷,峽谷長6公里 ,峽谷中


溪澗時而奔流,時而舒緩,飛珠濺玉,溪岸兩邊林谷中,溪澗時而奔流,


時而舒緩,飛珠濺玉,溪岸兩邊林木蔥郁,尤以原始杜鵑林引人注目



杜鵑峽有杜鵑花族中68個品種,從4月中旬先后開放到7月,花期長


4個月,杜鵑峽將溫泉、湖泊、草坪、奇峰異石和激流飛瀑緊系在一


起,峽谷內呈現出濃郁的原始自然風光


 




杜鵑峽有杜鵑花族中68個品種,從4月中旬先后開放到7月,花期長達


4個月,杜鵑峽將溫泉、湖泊、草坪、奇峰異石和激流飛瀑緊系在一起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四川甘孜自治州丹巴古鎮,是嘉絨藏區古碉樓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有著

 

千碉之國的美稱,丹巴梭坡古石碉樓群,更被譽為東方金字塔,梭坡的

 

古碉樓數量在丹巴是最多的,八十四座古碉樓錯落在兩邊的山坡上,現

 

存最早的碉樓是建於漢代,最新的碉樓則建於清乾隆年間,

 

 

 



 

丹巴梭波石碉樓高約四、 五十米 ,為下大上小架構,窗戶也是外窄內寬,

 

這樣可以有效防犯暗箭穿窗而入,而內寬則方便對外實施防禦,觀察外

 

面情況,向外射箭攻擊,其建築藝術精湛絕妙,與藏寨、古樹交相輝映,

 

形成世界獨有的奇觀之一

 


 

丹巴梭坡古碉樓形式多樣,以四角碉最為普遍,多達13角,高達30

 

左右,最高達60,分佈密集、牆體光滑、角如刀鋒、巍然屹立、有

 

的彎曲如弓,自成奇景。其建築藝術精湛絕妙,與藏寨、古樹交相輝映,

 

形成世界獨有的奇觀之一

 

 


 

據說第一次將這種獨具一格的建築介紹給世界的是法國人佘廉靄,他

 

1916年任職在丹巴的天主教堂神父,將他拍攝的古代藏族碉樓寄回

 

了法國參加攝影展,而使丹巴的藏族碉樓在世人面前第一次揭開了藏

 

碉樓的神祕面紗

 


 

前往丹巴的路是沿著大渡河上游的,大渡河是長江上游的支流之一,在

 

峽谷的兩旁都是藏族的村寨,沿河的山上可以看見到疏落的碉樓,這一

 

帶是少有漢人足跡

 

 


 

梭坡碉樓群是丹巴地區藏族古碉樓最集中的地方,對岸的碉樓非常壯觀

 

,古碉樓是嘉絨藏族建築的傑作,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古碉樓的建築年

 

代為唐代至清代,規模宏大,類型多樣,建築技藝高超,具有極高的美

 

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文化學價值

 

 


 

傳說建造古碉樓並不輕易,建造這種高聳的碉樓,非同一般的修房

 

造屋可比,須提前得到神傳仙授,造碉前還要請卜問卦,否則反受其

 

害,要蓋碉樓是不需要圖紙,只憑經驗根據地理位置和實際需要,以

 

住得舒適方便為準,也遵循道統的基礎,碉樓每幢房都有自己的名字

 



 

丹巴縣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是甘孜州的東大門,幅員面積5649

 

平方公里,境內高山對峙,峰巒重疊,峽谷深邃,景色獨特。地勢西

 

高東低,海拔在17005521米 之間,我們是住在大渡河畔的章谷鎮縣

 

城,海拔1800米 ,全縣總人口不到六萬人,是一個以藏、漢民族為主

 

體的多民族聚居縣

 

 

 

 

 

 

 

丹巴在秦、漢為西羌領地,隋為嘉良夷地,唐置東、西喜良州,宋仍置

 

東西嘉良州,元屬吐蕃都元帥府,明屬長河西魚通甯遠宣慰司,清為慰

 

使司,民國改為西康省丹巴縣,中共在1950年廢除西康省,成立四川省

 

甘孜州藏族自治區的丹巴縣

 

 


 

 

 

 

 

 

 

 

 

 

 

 

 

 

 

 

 

 


 

丹巴的嘉絨藏族是指講嘉絨方言的藏族,嘉绒藏族是以農業生產為主,

 

藏區稱這地區的藏民為絨巴農區人,嘉絨藏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漢

 

化較深

 



 

丹巴出美女是據說在西夏王朝滅亡之時,大批皇親國戚、後宮嬪妃從遙

 

遠的寧夏逃到氣候溫和、山美水秀的丹巴,過著與世無爭的桃源生活,

 

從此這裡便男俊女俏了

 



 

丹巴的女人雖然四季的勞作也改變不了丹巴女子的容顏,她們都擁有纖

 

細修長的身材,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無風沙的溫潤氣候,又養就

 

了她們白皙光潤的皮膚,據說現在每年的收穫季節,各村各寨都還要舉行

 

盛大的選美和祭祀活動,可惜我們無緣分享 

 

 

 

 

丹巴的美女幾乎不施粉黛,她們不怕風吹日曬,艱苦勞動之餘,稍加梳

 

洗,便氣質畢現,曲線天成,天生的冰肌玉膚似乎永遠含煙凝碧,瘦長

 

而豐腴的體態似乎永遠婉轉有致,她們天生麗質只要稍加包裝,更凸現

 

其佳人原貌

 

 


 

 

嘉绒藏族風情獨特,喜歡雍容華貴的民族服飾,有好的歌喉會唱悅耳

 

的山歌,愛跳锅庄舞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

 

),以及釀製香噴噴的青稞酒、酥油茶的農區民族

 


 

 

 


 

丹巴美女有嘉絨藏區神奇的山、奇特的水,還有四季如春的季節,而美麗

 

的丹巴姑娘輕盈活潑的舞姿,銀鈴般的歌聲和獨特的服飾、秀麗的姿色,

 

令觀光客好像見到了夢中的仙女,有人說男人到了丹巴,忘了爹娘的諺語

 

 


 

 

 

 


 


 


 

 

 


 

 

 


 



 

 

 

 

 


 

這是?在市場上論斤出售

 


 

這個又是啥?  不會是牛肉干吧??? 

 

 

money遊大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